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小强”生活的这里,人象相处模式升级

侠名

灵活的鼻子在地上的一堆胡萝卜中挑来挑去,“小强”最终选了两根看起来又长又粗的,用鼻子前段卷起,送入口中。现在的他活泼壮实,看不出刚来西双版纳亚洲象救护与繁育中心(下称“中心”)时的样子。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小强”生活的这里,人象相处模式升级
(图侵删)

2015年,景洪市勐养镇跳坝河村小组护林员在村子附近发现一头“孤儿象”。他出生约8-10个月,正处在母乳哺养期,但因为肚子饿只能自己采集一些嫩草。它也曾试图融入象群,但未被接纳。经过一段时间跟踪,监测人员发现这头小象身体消瘦、精神不振,还在它的粪便中发现塑料袋和寄生虫。经过研判,小象被带回中心进行收容救治。

被救助的亚洲象“小强”。本报记者 张驰摄

瘦弱、孤僻,但求生欲很强,大家给这头小象起名“小强”。经过大象医生与象爸爸们的精心治疗和照护,“小强”变得活泼,现在长成了一个小帅哥。他最爱吃胡萝卜,每天要吃约150公斤食物。

强化亚洲象科学研究,大力开展救护与繁育,是云南保护野生亚洲象种群的手段之一。云南西双版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亚洲象保护管理中心工作人员熊朝永介绍,全球的野生亚洲象目前分布于中国、泰国、印度等13个国家,野生亚洲象的总数大概在4至5万头。在全球大象数量不断减少的背景下,过去近40年间,我国野生亚洲象的种群数量从180头增至300头以上。

中国云南野生亚洲象种群数量增长,还离不开对其生存环境的保护,食源地建设是其中之一。“食源地会种植象草、粽叶芦、构树等亚洲象爱吃的食物,一般选址离村庄农田较远的地方。一方面让四处活动的大象吃饱肚子,减少它们进入农田和村寨的几率。”熊朝永介绍。

为保护野生亚洲象,云南推动亚洲象国家公园建设工作。2021年7月,国家林草局与云南省政府召开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工作座谈会,2022年8月云南正式申请设立亚洲象国家公园。

根据云南省林草局编制的《亚洲象国家公园创建工作方案》,国家公园创建的3个主要目标是保护热带雨林、加强亚洲象种群及其栖息地保护、缓解人象冲突矛盾。对人象生活重叠的区域,云南省计划纳入国家公园一般控制区,实行“种植有补助,损害有补偿”的政策。“目的是通过顶层设计,提高人与象互相之间的‘容忍度’。”国家林草局亚洲象研究中心主任陈飞说。

在野外的亚洲象正玩耍。西双版纳州融媒体中心供图

野象监测员一象一策、一群一策跟踪寻象,天上飞着无人机“找象”,地上安装红外相机“等象”,云南建立起24小时不间断的亚洲象监测预警体系,也为全球减缓人与野生动物冲突提供了中国方案。

“人象冲突问题在全球不同地区都存在,因为人与象生活的地区交织在一起,这一问题在西双版纳更为复杂。”陈飞打开手机上的预警平台APP,不同象群的活动情况、数量、所处方位一目了然。“除了手机查看,预警信息也会通过微信、广播等方式及时推送。通过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的监测预警网络,我们一方面加强对象群的追踪,也有效引导群众与亚洲象保持距离,减少人象相遇产生的危险。”

今年2月23日起,《亚洲象栖息地修复技术规程》等五项亚洲象地方标准正式施行,进一步探索我国野生亚洲象保护标准化道路。“我们希望更进一步,为亚洲象保护管理提供可借鉴的科学方法,助力生物多样性保护取得新进展。”陈飞说。

(人民日报客户端)

观赛指南来了!世界泳联2024年U18成都世界女子水球锦标赛9月15日开赛

贵州省清镇市发布暴雨黄色预警

运动会期间将提供全天候医疗服务 为赛会顺利举办保驾护航

联合国近东救济工程处:本轮巴以冲突已致150名工作人员丧生

青海环评文件弄虚作假将被纳入“黑名单”

福建省闽侯县发布台风蓝色预警

总台2024年春节公益广告《龙的传人》

秦岭再次发现棕色大熊猫

(乡村行·看振兴)从教书育人到建设乡村 驻村书记带村民拓宽致富路

宁夏回族自治区彭阳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辽宁省新民市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7

陕西省绥德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2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小强”生活的这里,人象相处模式升级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尔岚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