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又到了吃野生菌的季节

一名女网红近日发布了一段
生吃野生菌的视频
引发关注,网友纷纷担忧:生吃有毒!
网红博主发布生吃野生菌的视频截图
女网红生吃野生菌
网友:太危险,易误导人
记者发现,近期有部分短视频博主在网上发布生吃野生菌的视频,尤其是有博主生吃“见手青”,引发网友吐槽和争议。
“一位云南的粉丝问我,你是不是什么都敢吃?我说必须的。”7月3日,一名有着70多万粉丝的女网红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视频称,云南一位粉丝寄了一箱野生菌给她。视频显示,开箱后还有一张纸条,嘱咐她“一定要煮熟了吃”。
视频中,女网红拿起蘑菇就开始生吃,“这小小蘑菇,根本不在话下,我就是要生吃怎么的……”她开始大口吃野生菌,“哎呀,这玩意儿高级啊,一咬还能变色,一掰还能变色,不会有毒吧?”视频中,还有该女子呕吐、疑似产生幻觉送医的画面。
女网红在发布视频时写道,“听我一句劝,没事儿千万不要生吃蘑菇。”有网友认出,她生吃的蘑菇是不能生吃的“见手青”,还有网友质疑,她可能并没有真吃。
7月4日,记者私信对方询问相关情况,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记者在某短视频平台搜索发现,有不少生吃野生菌的视频,还有博主给大家示范如何生吃“见手青”。
对此,不少网友表示,生吃“见手青”有毒,这样的视频很容易误导网友,“这是瞎胡闹。如果有孩子跟风模仿,后果不堪设想。”
其他网友发布的生吃野生菌画面(视频截图)
今年已有多人吃“见手青”中毒
有人治疗一个月仍视物模糊
根据一些云南本地网友的说法,只要烹饪方法正确、完全煮熟,食用“见手青”没问题,但如果食用者自以为煮熟了,其实半生不熟的话,食用后就会导致中毒。
随着“见手青”在网上的走红,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尝试这种网红蘑菇,甚至有将中毒症状娱乐化的趋势。实际上,“见手青”中毒后可能会留下严重的后遗症。
某网购平台上“见手青”的买家秀
中毒案例一:
近日,云南一名捡菌网红博主发布视频,讲述自己吃“见手青”中毒的经历,引发网友围观。“以前从不相信它能毒倒我,这回我信了……”他提醒网友,不熟悉的野生菌千万不要吃,吃菌发生不良反应后,一定要及时去医院就诊,“不要盲目自信”。
中毒案例二:
日前,20多岁的小林网购了一斤网红蘑菇“见手青”,吃完后出现中毒症状,看见家里有小小的“人”跑来跑去,躺在床上总觉得有模糊的“人影”掀被子、想钻进其被窝,闭上眼听到一群人在耳边说话。急诊科医生表示,小林的症状属于神经精神型野生菌中毒。
小林网购“见手青”的页面
中毒案例三:
7月1日,在某社交平台上,一位女博主讲述了自己在云南吃“见手青”中毒的经历,她称自己中毒治疗至今已一个月,“唯一没有改善的就是我的眼睛,从始至终都很模糊,尤其一到晚上,视力真的很差,稍微光暗一点就看不清楚。”该博主还表示,“如果我知道后续是这样的结果,对身体有这么大损害,我绝对不会吃。”
中毒案例四:
去年7月,安徽滁州一男子吃“见手青”中毒后,以为自己是奥特曼,送医后还不停摆出各种奥特曼手势。
据了解,在云南每年发生的野生菌中毒事件中,牛肝菌中毒占一半以上。
“见手青”是一种野生菌,是会变蓝色的一类牛肝菌的统称,物种数量庞大。引起中毒的主要原因是菌中所含的毒素类似于麦角酸乙二胺(LSD),那是一种公认的致幻药物。
中毒常见表现为视物有重影、看到许多“小人”跳舞、以及其他幻觉。有相当一部分患者可以伴随头昏、恶心、呕吐、腹泻症状,严重者可出现昏睡不醒等症状。
值得强调的是,“见手青”不是不能食用,只是加工和烹饪方法非常讲究。少数“见手青”如网孢海氏牛肝菌、细网柄牛肝菌、黄粉末牛肝菌等毒性大,不能食用。
市场上售卖的“见手青”野生菌
野生菌商贩王先生表示,“大部分野生菌都不能直接生吃。”他表示,在云南当地,都不会生吃“见手青”,“那些视频可能会严重误导网友。”
四川一家医院的急诊科医生告诉记者,“虽然‘见手青’中毒的致死率较低,但临床中也有过较重病例出现,患者长时间谵妄不能缓解,最后进入ICU抢救。”
“见手青”切片后会变色
医生提醒:不要随便吃野生菌类,最好不要生吃或混吃野生菌,食用野生菌时一定要煮熟。食用前,最好拍照或留样,一旦出现中毒症状能给医生提供判断依据。如果食用野生菌后,出现胃肠道症状或精神症状,应立即就医,并在就医路上用温盐水催吐,尽可能减少毒素残留。
在辽宁
野生蘑菇中毒事件也屡见不鲜
2021年7月,大连市普兰店区一家五口吃了在山上采摘的野生蘑菇,随后出现腹痛、腹泻等症状。
在当地医院就诊后,三人因病情严重转到大连市中心医院治疗,其中,一名成年人和一名14岁的孩子因为肝功能衰竭被送进ICU进行血液净化治疗。
大连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杨荣利从患者处了解到,这已经不是该家庭第一次吃野生蘑菇,但前几回都未出现中毒症状,此次他们食用的是纯白色的野生蘑菇,“他们以为只有彩色的蘑菇才有毒,没想到白色的也会有毒。”
以采摘“白蘑菇”为例,一种叫做“白毒伞”的白蘑菇在沈阳曾有致死病例报道。
当时抢救的沈阳市中毒救治中心有关专家介绍,世界上已知具明显毒性的毒菌种类多达400余种,而白毒伞误食后死亡率可达90%,一个约50克重的白毒伞菌体,就足以毒死一个成年人。
毒蘑菇又叫毒蕈,在我国毒蘑菇约有100种,常见的可致人死亡的至少有10种,如褐鳞小伞、肉褐鳞小伞、白毒伞、褐柄白毒伞、毒伞、残托斑毒伞、毒粉褶蕈、秋生盔孢伞、包脚黑褶伞、鹿花蕈等。
那么,辽宁有多少种毒蘑菇?一篇1996年沈阳师范学院生物系论文就已经整理出了鳞柄白鹅膏等33种!
近日,大连疾控中心发布防病提示:谨防毒蘑菇中毒!
早在2019年,大连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消费警示,提醒广大市民,大连地区有50多种有毒野生蘑菇,大连市野生蘑菇品种多达200余种,约50种不同程度有毒,其中4种有剧毒,分别是:白毒伞、鳞柄白毒伞、天老星、鹿花菌。
白毒伞、鳞柄白毒伞、天老星,这三种毒蘑菇广泛分布于大连地区,主要生长在山坡、林下、潮湿沟谷、草地等处;鹿花菌主要生长在林下。
误食剧毒蘑菇后,首先会出现恶心、呕吐、腹泻等胃肠性中毒症状,之后会出现面色蜡黄、肝脏坏死等肝损性中毒症状。
另外,大连地区还有一种叫墨汁鬼伞的毒蘑菇(俗称柳树蘑、杨树蘑),主要生长在林下、道旁和潮湿的草地上,虽然毒性没有前四种强,但因其味道非常鲜美,每年也会发生许多人中毒的现象。
另外,还要提醒大家,别轻易相信网上的“鉴毒”方法。
综合红星新闻、广州日报、云南发布、大连市疾控中心
四部门联合部署秋季学期学校食品安全工作 护航“舌尖上的安全”
实施专项担保计划,提高对中小企业风险分担和补偿力度撬动更多金融资源支持科技创新(政策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