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碱地飘出了稻花香 智慧农场里满满都是科技范儿

❤

秋收时节,吉林西部盐碱地的水稻又增产了!从寸草不生,到丰收高产,盐碱地飘出了稻花香。在这里耕作的年轻人说,他们的智慧农场里,满满都是科技范儿。

盐碱地飘出了稻花香 智慧农场里满满都是科技范儿
(图侵删)

这片上万亩稻田的主人,是一批以90后为主的新农人。眼下,他们正忙着把田里的水排干净,为即将到来的收割做准备。不同于以往人工开闸放水,今年,智能排灌系统上线,远程遥控,闸门自动开关,还能实时监测土壤状况。

吉林省大安市智慧农场新农人 沈强:智能系统可以监控我们田里边PH值的情况 ,会实时上传到我们系统里边,如果PH值过高,排水系统就会打开,全是无人化,把这件事就干了。

沈强说得轻松,可为了这片盐碱地的水稻丰收,他们下了不少功夫:天上飞的植保无人机 ,地里跑的无人农机,手中握着的物联网大数据......加上播种、施肥、浇水、杀虫、收割,全流程都实现了智能化。可是当初,在2019年他们打算来这儿种田时,村民并不看好。

凹凸不平的盐碱地首先要标准化平整,田成方、路相通、渠相连。而他们面临的更大挑战,就是要降低土壤盐碱度。团队尝试了物理法、化学法、生物治理等10多种方法,经过反复比较,用有机硅新材料研发的改良剂,效果最明显。

吉林省大安市智慧农场新农人 冯振南:加入有机硅,土壤和水瞬间分层,而且破除土壤板结,有利于水稻扎根生长和养分吸收。

改良第二年,这片土地的盐碱度就由10降到8,基本达到了当地良田标准,水稻亩产超过了400公斤。这来之不易的收成,更坚定了这支年轻团队科技种田的信心。随着国家支持力度越来越大,他们又研发了盐碱地田间管理智慧系统,不仅生产效率提高了3倍多,水稻亩产也大幅提升,今年有望突破600公斤。

吉林省大安市海坨乡三业村村民 郭洪雨:大学生把这个地都种成功了。比我们以前种的产量高多了。

吉林省大安市智慧农场负责人 孟宪东:一部手机、一部电脑,一个人就能把田间智慧灌溉做好。通过新农人的加入,还有智慧农业的加持,未来种地是让年轻人向往的行业,能干、赚钱,有收入。

用数据代替经验,用设备代替人力。如今,吉林全省的670多万亩盐碱地,已整治开发200多万亩。从降低土壤盐碱度,到破除土壤返碱难题;从能种稻、到逐年增产,盐碱地种粮技术越来越成熟。现在,农场团队已由原来的十几人发展到八十多人。

吉林省大安市智慧农场新农人 葛艳俊:想让更多年轻人能看到,农业很科技,年轻人加入,共同再探索,再碰撞,这个行业会有更多的机会和发展。

(央视新闻客户端)

湖南:迎战冰雪 保畅保供

繁忙之中“开”好头!各领域“干”字当先 护航中国经济起好步、开好局

黑龙江省宝清县发布寒潮蓝色预警

拉美观察丨拉美主要经济体面临美关税威胁 分析人士称贸易保护主义行不通

黑龙江省肇州县发布大风蓝色预警_3

绿豆汤是红色的好,还是绿色的好?今天终于有答案了

联合国机构警告:冲突可能导致黎巴嫩经济大幅萎缩

虽败犹荣 郑钦文盘中受伤 遗憾止步中网女单四强

艾顿24+15米勒21+3 开拓者战胜黄蜂结束十连败

成都一男子盗窃KTV价值5万音响设备 原因是想在家“唱几天”

高温带火“避暑游”

明起降雨趋于频密

盐碱地飘出了稻花香 智慧农场里满满都是科技范儿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尔岚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