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条大运河,半部华夏史。今年是中国大运河申遗成功十周年。十年来,大运河文化带、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保护规划等重大部署深入实施,大运河展现出勃勃生机。
6月22日,由中央网信办、国家文物局、人民日报社、江苏省委网信委联合主办的“何以中国·运载千秋”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在江苏扬州启动。活动邀请文博、历史、水利、戏曲、文学等领域的中外嘉宾,讲述他们与运河之间的故事,展现大运河源远流长的历史变迁与新时代运河的崭新风貌,揭示大运河所蕴含的中华文明精神密码。
中国大运河是世界上开凿最早、规模最大、里程最长的人工河,凝聚着无数能工巧匠的心血与智慧。北京郭守敬纪念馆执行馆长张鹏介绍,郭守敬主持开凿通惠河,这条河打通京杭大运河的“最后一公里”。南粮北运、北物南行,如今来往于运河上的船只仍络绎不绝。大运河的活力不仅源于它的文化属性,还源于其作为运输通道切切实实发挥的作用。“大运河织就的网,和我们息息相关。”张鹏说。
来源:人民网-江苏频道 【编辑:王超】
海南公布摩托车及电动自行车乘员头盔产品抽检结果 4批次产品不合格
山东法院践行最严法治、系统保护和协同治理理念依法审理环资案件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尔岚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