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阳检察多措并举打击虚假诉讼

侠名

□ 本报记者 赵红旗

□ 本报通讯员 胡传仁 胡益铭

办理虚假诉讼监督案件63件,涉案金额3400多万元;发出社会治理检察建议5件,采纳率为100%;移送违纪违法犯罪线索12件5人,被追究刑事责任5人……11月29日,河南省信阳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刘英旭指着手头的这组数据说:“我们通过融合靶向力、凝聚力、影响力、履职力,打通从精准识别到高质量查办再到长效防治的全链条监督通道,一体推进构建防范、惩治和打击虚假诉讼新格局破解虚假诉讼线索,有效地破解了线索发现难、案件查办难、办案提效难、类案防治难。”

信阳市检察院民事检察部门负责人谈春花介绍说:“为了破解虚假诉讼监督线索发现难,我们强化大数据运用,通过‘集中筛查+智能排查+人工审查’,从异常数据中发现虚假诉讼线索,激发监督‘乘数效应’。”

2023年5月,信阳市检察院建成“房屋买卖虚假诉讼监督模型”,通过关键要素提取、案件类型筛选进行数据分析,发现46名房屋买受人为规避房屋买卖相关政策,与中介公司、出卖人恶意串通签订10日内必须完成过户手续的合同,事后通过在信阳异地诉讼取得民事调解书,利用司法权力强制办理过户手续,严重危害了正常房产交易秩序。

信阳市检察院副检察长徐鸿说,为了破解虚假诉讼案件“查办难”,由信阳市检察院牵头,从两级检察院调配精干力量成立办案专班,对线索研判、调查取证、法律适用、实效拓展进行统筹指导,确保快查快办快结。信阳市检察院查明事实后,依法向法院发出再审检察建议,法院经过再审采纳了检察建议,对46起涉及虚假诉讼的民事调解书全部再审改判。

与此同时,信阳市检察院建立内外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加强与刑事执行检察部门的沟通联系,实现办案信息共享,注重以案找“案”、一案多查,形成民事审查、刑事立案监督的全链条监督模式,着力提升监督质效。自2023年5月以来,信阳市检察机关所办理的案件中,有两起被评为最高人民检察院典型案例、3件被评为省检察院典型案例。(赵红旗 胡传仁 胡益铭)

(法治日报)

黑龙江省伊春市发布大雾黄色预警

蕨类植物新物种+1 广西发现10株左右腺毛贯众

未按要求进行电梯维护保养,浙江力石工程有限公司被罚1万

锚定绿色低碳新赛道,跑出“海南速度”

近80万厦门市民开通信用就医

高质量发展调研行|百年老北市:点燃沈阳文旅新活力

游客大幅增长 多家博物馆延长闭馆时间 五一小长假吉林文旅市场火火火!

美对中国输美产品再次加征10%关税 商务部:中方将采取反制措施

马祖拉:球员们在进入训练营前就已经调整好了状态

警惕!调料中的八角也有假货!鉴别只需这样做

短期可用于疗愈悦己 持续心理困扰应系统治疗

芜湖一医院违规使用医保基金18.70万元 安徽医保局:全额追回 顶格扣罚

信阳检察多措并举打击虚假诉讼的相关内容

文章版权声明:除非注明,否则均为尔岚网络原创文章,转载或复制请以超链接形式并注明出处。

取消
微信二维码
微信二维码
支付宝二维码